在我國,有19個行業由國家規定統一需穿制服,職業裝每年的市場需求約在3000至4000億人民幣之間。但由于我國職業裝行業起步較晚,發展時間短,所以同國外對比,我國職業裝行業在人才、技術、消費理念、市場規范等方面都與國外存在一定差距。
為了引導行業健康有序發展,中國服裝協會首次評選發布了13家“中國職業裝領軍公司”和“中國職業裝50強公司”榜單。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大鵬認為,職業裝行業市場規范亟待出臺。
中國職業裝市場的快速發展和廣闊前景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,已成為服裝行業持續增長的亮點。在國內男裝行業優勢企業、上市公司中,絕大多數公司已進入職業裝行業。但中國職業裝行業存在設計上缺乏創意、標志性不強;片面追求高品質,卻疏忽功能性、實用性;價格混亂,惡性競爭嚴重,暗箱操作等問題,這些問題都阻礙了職業裝行業在我國的健康發展。只有在統一、規范的行業規則下相互競爭、相互促進,公司才能實現共贏,才能夠拿出能讓消費者滿意的產品。
為了體現職業裝優勢企業的模范作用,樹立中國職業裝的嶄新形象,推進職業裝行業的健康、有序發展,中國服裝協會舉辦了“2015中國職業裝優勢企業評價推介”的活動,該活動得到了各地協(商)會的大力支持和職業裝企業的積極響應。
按照“公平、公開、公正”的原則和有關活動規則,中國服裝協會經過公司自愿申報、當地協(商)會或主管部門舉薦、協會組織專家評選和網上公示的流程,歷時三個多月,最終評選出了13家領軍公司及“50強”職業裝企業。